服务热线
地球村在进入2011年后依然哀鸿遍野:澳大利亚洪水翻滚,巴西泥石流泛滥,欧美地区暴雪肆虐,亚洲国家冰冻蔓延……除了造成无数的生命流失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外,天气正在推动着各种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以及通货膨胀的快速发酵,世界经济本已脆弱的复苏步伐因此而变得更加沉重。
性自然灾害
进入2011年后,令人担忧的是所遭遇的天气依然有增无减,各种气象灾害如同病毒一样肆意蔓延,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都未能幸免。
洪灾:与去年遭遇旱灾*不同,从今年1月初开始,澳大利亚北部的昆士兰州则陷入了200年来罕见洪水的包围之中,作为昆士兰州、*三大城市布里斯班市曾一度迎来高达4.5米的洪峰。无*偶。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水和泥石流席卷了南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导致里约州的三个城市进入公共灾难状态,水、电、交通和通信全部中断。与此同时,由于连日普降暴雨,南非9省中已有7个省发生洪灾。
雪灾:继去年11月末寒潮和强降雪侵袭欧洲多国之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今年再次遭遇第二轮强降雪,而同处欧洲大陆的俄罗斯东北部气温一度降至零下60摄氏度。在亚洲,日本西部的北广岛市两天降雪累积达到了195毫米,积雪厚度创下历史纪录,而受到强寒潮影响,韩国首尔地区的zui低气温降到零下17.4摄氏度,创下近10年来zui低温度纪录,今年2月13日韩国江原道东海岸地区普遍遭遇暴雪袭击,zui大积雪量超过100厘米,创1911年以来zui高纪录。
旱灾:从去年10月至今,南美洲国家阿根廷一直处在热浪和干旱的包围之中,该国中北部地区气温一度出现近40摄氏度的持续高温,而且多月未降雨;与阿根廷一样,中国的华北、黄淮气象干旱目前仍在持续,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少53%,为近40年少见,其中中国山东省的干旱程度达到50年一遇。
天气未来发生的频率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警告,以往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气将可能变为“20年一遇”,到本世纪末,一些现在看来少有的天气事件将不再显得很特别。
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目前人类的抗御力量依然十分渺小,而每一次灾害之后,留给我们更多的是痛苦记忆。联合国前不久发表的世界防灾白皮书显示,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990年代是6850亿美元,与1970年代相比增加了6倍以上;而根据德国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的统计,2010年共发生了大约1000起自然灾害,是近30年来自然灾害第二多的年份,其中有25万人因此丧生,为10多年来死亡人数zui多的一年,同时天气给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300亿美元。
经济复苏上空的阴影
从金融危机漩涡中挣脱出来的世界经济正在艰难地向前迈动着复苏的步伐,而在此过程中,任何因素的干扰与冲击都有可能使这一日渐向好的势头减弱甚至发生逆转。特别是在不可预期和不可控制的天气面前,经济复苏的前景更是充满变数。
由气象灾害所引起的大宗商品价格突发性上涨是市场中逐渐弥漫开来的一片乌云。据悉,由于澳大利亚是*大煤炭出口国,而且昆士兰州拥有澳大利亚40%的煤炭储量,因此洪灾已经造成澳大利亚年煤炭供应量的42%(约1.55亿吨)无法出口。受此影响,炼焦煤的价格连续数周上扬,并创下自2008年9月以来的zui高纪录。能源分析师预测,昆州洪灾可能将焦煤价格推升至历史纪录的每吨400美元。作为煤价上涨的连锁反应,的钢材产量可能因此受限,从而导致部分地区的钢材价格出现上升。特别值得警觉的是,受美欧等地暴风雪和严寒天气所产生的巨大需求推动,油价一度大幅上涨至92美元上方,创下两年多新高。
天气驱动粮食价格上涨和恶化粮食危机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由于气象灾害导致了农作物受害面积的扩大和产量减少,本已脆弱的粮食供给链条更趋紧张,并在客观上推动粮食价格的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显示,目前小麦价格的上涨程度几乎是去年6月的2倍,糖价已经达到近30年的zui高点,而在期货市场上,持续的干旱天气已将玉米和大豆价格推到了两年半以来的高点上。为此,世界银行日前发出警告称,“如果食品价格随着其他主要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一些地区可能重演2008年的粮食危机情景。”
粮食价格和上游原料价格上涨所引发的通货膨胀成为各国政府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一块心病。资料表明,包括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目前的通胀率已高达两位数水平,作为遏制通胀的手段之一,这些国家已先后多次上调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如果粮价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胀风险继续上升,相关国家未来市场调控的难度将不断增大,经济运行的成本也必然由此加重。也正因为如此,世界银行在日前发表的名为《经济前景报告》中警示,由于增长缓慢而日用品价格不断上涨,“经济有回归2008年‘黑暗日子’的风险。”
从灾难中警醒
从归因理论的角度审视,尽管导端天气的因素很多,同时,出于谨慎,还没有科学家会对目前天气频发的具体深层原因妄下定论,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候变暖却是招致天灾日益频发的重要因素。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研究报告指出,变暖难以与单个气象事件的成因直接起来,但自2000年以来气温逐渐攀升的趋势会提高热浪、干旱以及洪水等天气出现的可能性。无*偶。世界气象组织天气研究计划课题组提出的研究报告认为,由于气候变暖,海洋温度持续升高,更多水汽蒸发到大气中,而大气温度升高,就会容纳更多水蒸汽。如果空气保持正常流通,广大地区平均分布降雨量增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一旦发生阻塞,陡增的降雨落在一地,另一地就会出现高温干旱。
人类活动所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无疑是引起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在其发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对于过去50年来的暖化现象,人类活动要负90%的责任。的确,*的汽车尾气排放,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污染,以及大规模的森林采伐和海洋资源的破坏等,人类在恶化自身生存环境的同时,也使得地球上空的臭氧层不断遭遇损耗和透支,而天气可以看作是自然对于人类破坏活动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报复和惩罚。
显然,自然灾害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人类能够从中得到深刻而残酷的警醒。1997年社会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所达成的《京都议定书》即将于2012年到期,解决各国第二承诺期的问题日益紧迫地摆在了人们面前,也正因为如此,今年年底将在南非德班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被社会赋予了非同寻常的期待。但愿人类在减排与减灾这一关乎自身存续的重大问题上少一点自我利益的锱铢必较,多一分大爱与大同